草间弥生《我每一天都在拥抱鲜花》新展于卓纳画廊展出
2023年5月11日至7月21日,卓纳画廊在纽约市的多处空间举办新展。

卓纳画廊欣然揭幕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个展《我每一天都在拥抱鲜花》。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最新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而其诠释了艺术家标志性的南瓜与花朵等象征符号。一个崭新的“无限镜屋”装置也同期揭幕。新展横跨纽约西19街519号、525号和533号的三处展览空间举行。此次展览恰逢草间弥生2013年在卓纳画廊首场个展以来的十周年纪念,这也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画廊展览之一。
就本次个展,草间弥生也与观者分享了她想传达的讯息:
“我日复一日地
唱诵“草间之思”,
一曲心灵的歌。
哦,今天的年轻人们,
让我们共同唱诵一曲
来自宇宙之心的歌!”
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艺术家草间弥生在近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她自1960年代早期开始吸收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艺术,继而创作出一系列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她的作品采用诸多反复出现的元素,如圆点,以营造微观和宏观宇宙世界。她极富影响力的艺术生涯涵盖了绘画、行为、沉浸式装置、户外雕塑、文学创作、电影、时尚、设计等各个领域,甚至介入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创作。

这次展览的标题取自三件巨型鲜花雕塑,每件作品都以《我每一天都在拥抱鲜花》为题,呈现于纽约卓纳画廊西19街519号空间。自1950年代以来,草间弥生就在她的作品中反复用到鲜花和植物的主题,而其灵感源于她对自然的迷恋。巨大的花朵雕塑邀请观众参与到一种环绕沉浸式的体验中,作品营造出有如花园般郁郁葱葱的氛围。
位于展览的另一端,三件巨大的、此起彼伏的南瓜雕塑同步亮相。新作重新诠释了草间弥生数十年来对南瓜有机形态的想象与构想。这些像墙壁一样结构的展品,让观众仿若置身于草间弥生标志性的波点世界中。
另外一组作品包含36幅绘画,其中大部分属于艺术家最新作品系列《我每天为爱祈祷》(2021—至今),与一件位于西19街525号的崭新“无限镜屋”装置一同展出。在这些色彩大胆的构图中,对微小的细节、重复的形状以及笔触运用,反映出草间弥生在创作中对历史的痴迷。她的绘画作品色彩鲜明,充满生命力,密集运用线条和形状呈现画作,从而模糊了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界限。这些作品源于她的愿望,即创作出既具有自我,又似乎超我的艺术作品。《梦想着地球的球体,而我愿意献出我的爱》(2023),是一个巨大的内部装有圆形彩色窗户的“无限镜屋”装置。这些彩窗让自然光和人造光互为交织,让光线在充满人群的沉浸式空间中流动。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是草间弥生迄今为止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最大回顾展,目前正在香港 M+ 博物馆展出,展期至2023年5月14日,并将在6月底后前往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近日,《草间弥生:我的灵魂永远绽放》,海湾地区规模最大的户外展览于2023年3月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出结束。草间弥生的巨型马赛克壁画《爱的信息,从我的心里直到宇宙》受MTA艺术与设计委托为麦迪逊大中央车站制作,于2023年2月在纽约市长岛铁路新东侧终点站的麦迪逊大中央车站大厅揭幕。
访问卓纳画廊,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图片鸣谢:艺术家草间弥生《向往南瓜的爱,在我心中的爱》,2023(细节图). ©草间弥生。由卓纳画廊提供(展览现场)。
#相关文章

From Food and to the Foundry
From Food and to the Foundry: Looking at the artist's time at the UAP Brisbane workshop

十位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场域定制作品即将于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揭幕
围绕着艺术策划主题“中国文化中不断演变的载体”,我们邀请了一系列艺术家,包括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者,其中许多人曾领导并激励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艺术运动。

Artist Interview with Jon Campbell
With a creative practice that explores language and pop culture through paintings, drawings, light works, installations, and musical performances, Melbourne-based artist Jon Campbell’s 2021 public art installation Backyard represents a stylised pop version of his childhood backyard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Melbourne.